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由13名高爾夫球愛好者於1889年5月10日(星期五)創立。起初雖未能找到適合打高球的空曠土地,最終獲政府批准在跑馬地進行高球運動。然而,跑馬地當時同樣供足球、馬球、曲棍球運動甚至駐港英軍閱兵之用,因此一眾會員只能與其他人士輪流使用同一幅場地。

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的會員人數至1891年已增加至超過100人,為了讓會員有地方歇息,球會搭建了一個小棚屋作會所之用,並提供茶點及小食。至1896年,由於球場不敷應用,開始規定女士只可在指定時間和條件下打球。

隨著會員數目與日俱增,導致球場使用率接近飽和,會長及球會要員認為有必要另覓土地興建新球場。他們發現在深水灣附近有一塊可用作小型高球場的土地,還可順道到附近的海灘暢泳。

 

球會於1898年9月與政府達成協議在深水灣租用土地,會所亦於同年落成並啟用。會員當年要透過坐船或策馬攀越黃泥涌峽,才能到達深水灣球場,而球僮則要扛著球桿與野餐食品,徒步前往。

至1903年,跑馬地除了在周三和周六舉行足球及板球比賽之外,其餘時間僅供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使用,但女士則只可在周日打球。

全賴北區(大埔)理民官E.R. Halifax及一眾早期會員的先見之明,於1911年

與政府及當地農民商討後達成協議,獲批准於粉嶺一塊土地闢建一個18洞球場。舊球場(Old Course)在1911年底率先完工,球會在1920年代末再獲批額外土地興建新球場(New Course),並於1931年11月落成及啟用。

 

第二次大戰結束後,由於粉嶺與深水灣球場經已荒廢,球會已瀕臨破產邊緣。有賴一眾會員與本地公司的鼎力支持,球會不但重獲新生,並於1970年增建第三個球場 — 伊甸球場(Eden Course)。

香港哥爾夫球會自1959年起舉辦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至今,被公認為全球其中一個歷史最悠久及最高質素的高爾夫球會。

球會於1989年慶祝成立100周年,以享譽全球的地位昂然踏入第二個100年。在1996年的周年會員大會之上,投票決定通過除去「皇家」稱號,自此易名為「香港哥爾夫球會」。

歷任主席

1889 – 1891 H.E. Sir William Des Voeux, KCMG
1891 – 1898 H.E. Sir William Robinson, KCMG
1911 H.E. Sir Frederick Lugard, GCMG
1912 – 1919 H.E. Sir Francis Henry May, GCMG
1921 – 1923 A.G. Stephen
1924 A.H. Ferguson
1925 Hon. E.R. Hallifax, CBE, CMG
1983 – 1991 Sir Gordon Macwhinnie, CBE
1995 – 2001 L.C.K. Yung
2001 – 2005 Dr. George Choa, GBS, CBE, KSt.J, JP
2005 – 2009 H.C.H. Loh
2009 – 2013 A.R. Hamilton
2013 – 2014 M.K.T. Cheung
2014 – 2019 Ronald. Lu
2020 R.C.K. Lee

 

歷任會長

2011 - 2020

2011 H Cheng Jr
2012 P.Y. Reed
2013 S. Cheng
2014 M.J. Roberts
2015 K.S.K. Lam
2016 K.S.K. Lam
2017 A.C.C. Wong
2018 M.N. Hadaway
2019 W.G. Doo Jr

2001 - 2010

2001 Dr. R. Lu
2002 T. Ling
2003 J.M.H. Grimsdick
2004 A. S. L. Cheng
2005 Hon. Mr. Justice W.D. Stone
2006 C. K. M. Kwok
2007 A.E.M. Laband
2008 R.C.K. Lee
2009 N. Li
2010 J.K. Ball

1991 - 2000

1991 P. W. Wight
1992 S. T. S. Wong
1993 W. E. Mocatta
1994 H. K. Cheng
1995 R. Carstairs
1996 D. R. Bradshaw
1997 M. A. Choa
1998 R. T. Go
1999 H. M. V. de Lacy Staunton
2000 H. M. V. de Lacy Staunton

1981 - 1990

1981 H. H. Murdoch
1982 Hon. Mr. Justice Bewley
1983 H. S. Cheng
1984 A. R. Hamilton
1985 M. K. T. Cheung
1986 A. F. Sutcliffe
1987 H. C. H. Loh
1988 M.J.E. Thornhill
1989 M.J.E. Thornhill
1990 W. K. Lam

1971 - 1980

1971 C. D. St. Q. Fletcher
1972 Dr. G. Choa
1973 W. D. Leighton
1974 P. E. Hammond
1975 J. W. Browning
1976 D. J. T. McKenzie
1977 W. S. Woo
1978 D. M. Dudgeon
1979 H. H. A. Webb
1980 M. J. Steele

1961 - 1970

1961 R. R. Coombs
1962 W. C. Bowling
1963 R. C. Gairdner
1964 N. P. Downie
1965 J. D. Clague
1966 J. A. Cheetham
1967 G. M. Macwhinnie
1968 G. M. Macwhinnie
1969 G. M. Macwhinnie
1970 W. G. Minto

1951 - 1960

1951 W. G. Robertson
1952 G. O. W. Stewart
1953 H. R. Cleland
1954 W. O. Davis
1955 J. R. Collis
1956 S. S. Gordon
1957 L. Goldman
1958 T. F. R. Waters
1959 W. S. Vaughan
1960 G. G. D. Carter

1941 - 1950

1941 A.K. Mackenzie
1946 D. H. Blake
1947 J. A. D. Morrison
1948 J. A. D. Morrison
1949 D. S. Robb
1950 F. D. Hunter

1931 - 1940

1931 A.B. Stewart
1932 L.G.S. Dodwell
1933 K.S. Morrison
1934 N. Lockhart Smith
1935 S.H. Dodwell
1936 S.H. Dodwell
1937 G. Gilmore
1938 G.S. Archbutt
1939 G.S. Archbutt
1940 R. Young

1921 - 1930

1921 T.W. Hill
1922 A.B. Stewart
1923 A.B. Stewart
1924 G.S. Archbutt
1925 N. Lockhart Smith
1926 E. Davidson
1927 E.R. Hallifax
1928 L.S. Greenhill
1929 G.S. Archbutt
1930 A.B. Stewart

1911 - 1920

1911 H.W. Robertson
1912 E.J. Grist
1913 E.J. Grist
1914 E.J. Grist
1915 A.M. Thomson
1916 S.H. Dodwell
1917 S.H. Dodwell
1918 David Landale
1919 G.M. Young
1920 P.H. Holyoak

1901 - 1910

1901 Clement Palmer
1902 W.J. Saunders
1903 H.W. Robertson
1904 C.W. May
1905 C.A. Tomes
1906 E.J. Grist
1907 W.J. Saunders
1908 W.J. Gresson
1909 W.J. Gresson
1910 C.E. Anton

1891 - 1900

1891 Fielding Clarke
1892 Fielding Clarke
1893 Major F.W. Bennet (RE)
1894 Commodore G.H.T. Boyes (RN)
1895 Commodore G.H.T. Boyes (RN)
1896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1897 Gershom Stewart
1898 Thomas Jackson
1899 John Thurburn
1900 Edward A. Ram

1880 - 1890

1889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1890 Comdr R.M. Rumsey (RN ret’d)

1889年

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由13名高球愛好者創立,起初雖未能找到適合打高球的空曠土地,最終獲政府批准在跑馬地進行高球運動。


1891年

會員人數突破100人。為了讓會員有地方歇息,球會搭建了一個小棚屋作會所之用,並提供茶點及小食。至1896年,由於球場不敷應用,開始規定女士只可在指定時間和條件下打球


1898年

隨著會員數目與日俱增,導致球場使用率接近飽和,會長及球會要員認為有必要另覓土地興建新球場。球會於1898年9月與政府達成協議在深水灣租用土地,會所亦於同年落成並啟用。


1903年

跑馬地除了在周三和周六舉行足球及板球比賽之外,其餘時間僅供皇家香港哥爾夫球會使用,但女士則只可在周日打球。


1911年

經過與政府及當地農民這討後達成協議,獲批准於粉嶺一塊土地闢建一個18洞球場,舊球場(Old Course)在同年底完工。


1931年

1920年代末再獲批額外土地興建新球場(New Course),並於1931年11月落成及啟用。


1941年

香港政府於戰時停止讓球會租用深水灣球場,徵用會所和球場作英軍物資供應站,高球活動因此在港絕跡4年。


1947年

球會召開自1940年以來首次周年會員大會。鑑於當時香港的空地嚴重短缺,球會將跑馬地用地交還予政府。儘管財務資源有限,球會仍全力復修粉嶺球場,這個浩大而昂貴的工程歷時逾十年方告完成。


1959年

球會舉辦首屆香港高爾夫球公開賽,歷年來從未間斷舉辦這項歷史悠久的賽事,歷屆冠軍當中不乏蜚聲國際的名字,包括Peter Thomson(1960、1965及1967年)、呂良煥(1959及1974年)、Tom Watson(1992年)、Jose-Maria Olazabal(2001年);近幾屆冠軍當中則以Rory McIlory(2012年)及Justin Rose(2015年)的名氣最大。而最為球迷津津樂道的當數4屆冠軍,西班牙名將Miguel Angel Jimenez(2005、2008、2012及2014年)。


1963年

特別會員大會投票通過「粉嶺發展計劃」,授權球會擴充會所規模,並發行債券以應付工程開支。


1964年

美國球王Arnold Palmer在粉嶺舉行表演賽,並指導會員改善球技,其表演賽對手為1959年首屆香港公開賽冠軍兼粉嶺前專業高球教練呂良煥,結果Palmer以68桿對小勝呂良煥的70桿。


1968年

皇家香港賽馬會同意將雙魚河約30英畝土地租借予球會,讓粉嶺的伊甸球場可發展成為一個18洞標準錦標賽級別球場。


1970年

全新的伊甸球場落成並啟用。


1989年

球會慶祝成立100周年,以享譽全球的地位昂然踏入第二個100年


1990年

亞洲首屆Johnnie Walker經典賽在粉嶺球場舉行,Nick Faldo在最後一輪打出62桿贏得賽事,創下球會有史以來最低桿數紀錄。Bernhard Langer於翌年不遑多讓,在最後一輪打出63桿封王香港公開賽。


1996年

周年會員大會上經投票決定通過除去「皇家」稱號,自此易名為「香港哥爾夫球會」。